一、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一条合适的赛道再开始努力更会事半功倍。当初我毕业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当时已经看似开始走下坡路的快消行业,而不是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因为当时的我认为:面对快消行业同质化的产品,影响一个消费者购买某个产品的重要因素是市场营销,因此市场营销岗位一定是快消行业的核心。而在互联网,决定一个产品好坏的是产品经理,市场营销只是加分项。很简单,微信就是好用,但是你看过微信整天打广告吗?因此当时经过深度思考,我做出了去快消行业的市场营销岗位。由于我这几年在快消行业锻炼的市场营销能力,现在反过来大把互联网公司在挖我。
很多人会问:万一选错了呢?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你在这一刻做出的选择,也可能因为下一秒的变化而导致全盘皆输。但是可怕的不是在大变革来临之前选错,而是在大变革来临之前没有经历过深度思考而选错。
请记住:你一定要经历过深度思考进行选择,哪怕这个选择是错的。
二、努力与成功是有延迟的
平时在和我咨询职业规划的学员中,很多人会经常说:“我在公司工作了3个月/半年了,感觉没学到东西,所以我想辞职换个公司。”他们定义的没有学到东西:是现在手上做的事情没有看到成果。立竿见影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其实我反问你:假如做一件事,3个月或者半年就能看见成功的话,那么也太简单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工作了几年,换了几份工作,但是工作内容没变,职称没变,工资也没有怎么变。因为他们只是换了一个公司,而本质没有成长。我当时刚进入公司的时候负责某个销售渠道。由于当时运气不好,接手的时候渠道就天然地开始下滑,用户越来越少。试想一下,一个销售渠道用就越来越少,作为品牌方的我,在里面要完成业绩目标是不是很难?因此我一年半以来基本只有2-3个月是完成业绩的,其他的月份没有达标过,甚至有些时候只能完成业绩目标的一半不到。但是我没有放弃,在那段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虽然业绩不好,但是我就去学这个岗位的底层能力,以后一定有用。坚持了一年半以后,最终因为我的能力,因此公司把我调到了一个更大更好的渠道。回过头看,能获得一个更好的岗位和发展空间,全得益当时那一年半我学习到的能力。
努力和成功是有延迟的,但是往往很多人等到成功来之前就放弃了。
三、先聚焦,再扩张
我的很多学员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对一份工作的期待是:希望做大项目,希望做整个项目的操盘手等。其实作为职场新人的你,反问一下自己:你凭什么?因此我建议职场新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先聚焦,再扩张。先聚焦一个点或者一个能力点去发力,做到极致以后,再扩张。我的一位同事,她的文案能力很厉害。所以当时她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就是帮团队写营销文案。写着写着,大家就给她贴了一个标签:张爱玲。意思是她写的文案就像张爱玲的文笔一样厉害。由于她文案能力显著,之后老板给了她更大的项目和任务。正是因为她一开始聚焦将自己的某个能力发挥到极致,给自己在职场初期贴上了一个标签,让所有人记住,才会如此快的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职场新人单点突破反而会走得更快
四、设定你的优先顺序
我们每天都很忙,一到公司就是老板布置的各种任务,一个接一个的会议,无尽的邮件,PPT,Excel你以为今天多工作2小时,多加一会班就能把工作做完。这是错的,因为现实是你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完成你的事情。
因此你不是去思考如何让自己有更多时间。而是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更重要的是事。当我3年前在做职业规划咨询的副业时,其实就和开一间个人公司是一样的,我要考虑到自己的产品是什么?用户在哪里?定价是什么?等等。而当时的我要做成这件事,第一件事应该要让人知道我,并且知道我是有能力帮助他们的。因此我一开始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写公众号文章,开设免费公开课,让更多人认识我,认同我。通过这样的优先顺序设定,才会有了我后来的各种收费课程,源源不断的学员。
学会设定你的优先顺序,要相信二八法则是一个普世法则,适用于任何地方。做好20%往往就决定了一件事80%的成败。
五、长板理论让优势更优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总会关注自己的缺点,例如我学历不好,例如我沟通能力不好,文字能力不好。虽然正视自己的缺点是对的。但是我们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往往利用长板优势,让自己的优势更优未免是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方法。例如现在其实新媒体有很多方法吸引流量,抖音视频,社群引流,讲课引流,知乎引流。虽然我知道抖音是现在最好的引流方式,但是我不太擅长做视频,而我擅长文字和讲,因此我一直都将精力放在知乎的文字输出和微信的课程分享。
六、方法总比困难多
其实这句话我相信80%的人都听过,但是真的把它践行在工作中的人只有20%都不到。假如工作中事事都用“方法总比困难多”的态度去解决问题的话,渐渐你会被同事和老板认为:你是一个靠谱的人。因为什么事情交给你,你都能解决。我的实习生,当时给了他一个任务就是去一些职场相关的社群引流。但是过了一个星期他一直找不到很多相关的职场课程群。我问他尝试过什么方法以后,他说:我就在千聊这个APP上找课程,找了很久都找不到。然后我反问他:你有试过以下几种方法吗?
关注一些职场大咖的公众号看看他们是否有社群?
腾讯课堂找过吗?
网易云课堂找过吗?
有问你身边的朋友推荐吗?
具体的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尽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思维。你要相信,其实没有一件工作上的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假如有,只是你没有想足够多的方法去解决而已。
七、感恩体质,成为众人的焦点
很多职场新人进入一间新公司后说工作很难开展,因为没有人脉,没有同事愿意帮助他。确实,工作上基本没有一件事是真正意义上一个人能完成的,都是以团队合作为基础。所以如何积累人脉并且让人愿意帮你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职场新人积累人脉的一个错误思维是:我应该任劳任怨,做一个职场老好人。同事有什么忙都帮,这样他们就能帮我。这个是错误的思维,职场从来不会青睐那些所谓的“职场老好人”,你的任劳任怨永远在别人眼中都是廉价的。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什么?利用感恩体质,给人提供利益和价值,什么是感恩体质?其实就是利用了人的亏欠心理,因为人最不喜欢的其实就是欠别人东西,假如说你给他提供过价值或者利益,那么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伸出援手。我有一个习惯,隔三差五我就会请同事喝杯咖啡或者奶茶,或者偶尔请他们吃顿饭。但是我从来不会说:今天我需要你帮个忙,我先请你吃顿饭。这样的人脉积累太有功利性。我是在不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会给他提供利益或者价值。然后当我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我就会毫不吝啬的告知他们。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假如我这样做了,但是最后没有得到帮助怎么办?相信我,假如你坚持对10个人好,有1个人回报你,足矣。
八、该哭的时候就得哭
很多学员和我抱怨说:
“今天老板给我加任务了”
“今天老板给我加业务指标了”
然后他们的念头就是:辞职换个工作。但是我一般先反问他们:你有和老板说过你的感受吗?有诉过苦吗?往往他们的回答都是:没有。其实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你和老板说说你的想法和痛苦,他会理解并且会帮你做出调整。有一段时间我工作很忙很累,但是老板由于不是完全清楚,还给我继续加工作量。当我有点撑不住的时候,我就主动地单独约了老板一个会议,和他一条条过了我手头上的工作并且告诉他额外新增的工作量我不能承担的原因是什么。老板听完以后就帮我调整了一下工作量,我也没有像之前那么的难受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哪有那么好的老板?你一哭就帮你?对,你每次哭都不一定成功,但是你在职场上一定要学会哭。
因为有时候你受委屈了,你辛苦了,你忙了,你累了,假如你不哭,你不叫,你的老板真的不知道。有可能你哭一次不成功,两次不成功,但是你要有这个态度。
九、学习是成功的阀门
曾经我看过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在问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两位世界级的富人,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品质。两位嘉宾没有任何交流,在自己的黑板上都不约而同地写下了:学习。
因此学习确实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这里我就不举具体的例子了,因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关键看你是否能坚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哪怕只是每天那么一点点都可以。
十、这仅是一份工作
我工作了4年,除了认真工作以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快乐。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工作时间都去到了10几个小时,比待在家的时间还要多。因此假如你在一份工作中不愉快的话,那么这是很痛苦的。因此当你真的在一份工作中尝试改变,尝试努力,但是仍然不能让自己开心起来。请记住:这仅是一份工作而已。不开心的话就换一份工作吧。毕竟现在的转换成本太低了。你没有工作也不会饿死的。你去开个滴滴,送个快递,送个外卖,每个月6000-8000是一定有的。
十一、建立自己的原则体系:你工作中第二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罗辑思维的 CEO脱不花曾经说过,要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真有价值观,有个问题很有效,你可以问老板:
贵公司排序第二的价值观是什么?
这个问题经常会把人问蒙,问第二不问第一的目的,就是看他对价值观是不是有排序,没有排序的价值观,就等于没有价值观。
很多公司墙上贴了一堆大词,比如忠诚、高效、正直……
但如果老板对这件事缺乏重要性排序,那就说明他并没有认真思考,只不过罗列了一堆大词而已,假如出现两个原则相抵触,这些贴在墙上的价值观就不能解决问题。
对个人也是一样,如果你问一个人,择业时看重什么,很多人可能脱口而出:
安稳、赚钱、发展空间、社会地位、老板 nice……
但如果你问他第二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很多人多半会卡壳。
这些目标本身都没问题,每个人也都能说一大堆,但比如赚钱和安稳相抵触时,哪个优先呢?
很多人会说,「看情况」。
潜台词就是根据条件,原则和目标都是可以打破的,但是原则和目标存在的真实价值,就在于其不该被打破。
很多人一旦开始「看情况」,就会开始反复横跳,今天找个安稳的工作,明天找个赚钱的工作,最后既不安稳,也不赚钱。
谁排序先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排序本身。
《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说,「制定原则是容易的,遵守原则是困难的」。
听起来是句大白话,但实际揭示了一个巨大的人性难题:
因为我们缺乏对原则、价值的认真思考和排序,导致我们在面对选择时飘忽不定。
也许会有人说,如果过度强调原则排序,会不会太僵化呢?
其实不会,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太僵化,而在于太随性。
你说不赚快钱,但有人跟你说个股市的内幕消息,你动心不动心?
你说炒股不拉杠杆,但 xx 股票涨势喜人,你动心不动心?
你说赚钱最重要,但工作时朋友叫你出去喝酒吃肉,你动心不动心?
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了,我们最缺乏的不是灵活性,而是纪律性。
很多时候你不是不知道什么正确,只不过无法坚持而已,无法坚持就意味着容易走上弯路,反而效率更差、收益更低。
如何建立自己的原则体系呢?
1)建立自己的不为清单,这是我跟投资人段永平学到的,真正框定你人生边界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不做什么。
所以你可以列出来一张单子,把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全部列上去。
比如不能拉杠杆投资,比如不能推卸责任,比如不能撒谎。
2)每周定期增添、审查不为清单,看自己违背了哪些、坚持住了哪些。
3)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有什么、能为之舍弃什么,然后一往无前地坚持。
你可以把自己最重视的 5 个目标、原则列出来,然后进行排序,当两相冲突的时候,选择排序优先的那个。
每当遇到冲突的时候,都反问自己:你的优先原则(目标)是什么?
记住,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只有坚持不了的纪律。
十二、真正让你屹立不倒的,是你的个人品牌
前几天我看过两个问题:
为什么罗永浩能够屡败屡战,他凭什么总能得到投资人和用户的信任?
甚至于他失败的次数越多,反而折腾出来的动静越大了?
我认为答案很简单,因为他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不管是投资人还是粉丝,都对他高度认可,哪怕一次两次创业失败,也不影响他东山再起。
而且他在个人品牌这件事上,走上了正向循环的道路,每次折腾出点事来,他的名气反而更大了。
当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可以不依附任何平台时,他就可以抵御任何风险。
以前我刚做记者的时候在一家行业报,也是某部委的机关报。有次参加一个行业酒会,某跨国公司的老总,在听到我们报社的英文缩写时(英文缩写与该部委相同),特地越过人群来找我握手,热情攀谈。
同行的朋友有点受宠若惊,但我对这件事看得很明白,别人对我们友善、尊敬,不是因为我是谁,而是因为我们单位是谁。
跟别人介绍时,如果不用提单位,别人就知道我们是谁,那才是真牛逼。
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辨识度,更没有不可替代性,自然不可能得到太好的机会,也不可能被陌生人所信任。
作家Spencer说,「很多人有专业感,但没有品牌感,没有建立自品牌,你的努力只是个笑话」。
所以在职场上,你要有意识的建立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的核心,是你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有兴趣?
个人品牌的基础,是你要在某项专业能力上,超过同事 5 倍,甚至 10 倍。
个人品牌的关键,就是你要有意识的定期输出,不管是文章还是视频。
有意识、有能力、有意愿输出专业观点和知识的人并不多,只要你开始定期输出,就能够跑赢 80%的竞争对手。
很多人以为个人品牌无法衡量,其实标准也很简单,就是当一提到某类工作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只要到了这个境界,机会、资源就会源源不断的来找你,因为在这个领域,大家能想到的只有你,不找你找谁呢?
十三、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要复盘
我发现很多牛逼的人,都喜欢及时复盘。
有一次,我受前阿里中供铁军销冠贺学友老师的邀请,参加了一次他们公司的晚间复盘会。
我说这个点了,大家都不下班么?
贺老师说,做完晚间总结才能下班,没有及时复盘,就很难知道今天是不是有成长。
他跟我说,任何销售高手,每天早启动、晚分享,都是很基本的要求了。
什么是早启动、晚分享呢?
就是每天的晨会上,给自己设置今天的目标和计划;每天的晚会上,总结是不是完成了目标和计划,以及今天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有个大佬跟我说,虽然他很忙,但他每年要写超过 60 万字的日报,每天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我哪里做的好,应该如何保持?
第二,哪里做的不好,或者是不是不如对手好,应该学习他们什么?
第三,在 xxx 关键节点,我如果做 xxx 改进,能不能做得更好?
他说越是忙,反而越要写日报,因为「写」这个动作,能把你从那种繁忙的无意识状态拖出来,进行深度思考。
在写作的状态下,你必须诚实的面对自己,你也没办法糊弄自己,有成长就是有,没成长就是没有。
越忙碌的人,越容易浑浑噩噩,越不容易成长。不是说你不努力,而是说你不思考,这种机械忙碌的状态,反而容易让你成为疲惫的「行尸走肉」。
十四、不要嫉妒别人,要把成长建立在别人的成长之上
在所有人类情感中,嫉妒是最为可惜的一种,你无法从自己拥有的东西中获得快乐,反而不断从别人拥有的东西中吸收痛苦。
李笑来说过,很多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看到别人比自己的成绩好时,很容易采取一种嫉妒、排斥,甚至是贬低和敌视的心态。
很多人喜欢把同事、朋友,下意识当做不如自己的竞争对手,觉得别人的牛逼,都是走了狗屎运;觉得自己的落魄,都是怀才不遇。
当你陷入这种意淫的时候,除了踩低别人捧高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之外,还有什么价值呢?
这就像电影《一代宗师》里,宫父跟宫二说的,「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就是小人」。
真正好的心态,是把自己的成长,建立在别人的成长之上。
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人要经历四个阶段:
我不行,你也不行;
我不行,但是你行;
我很行,但你不行;
我很行,你也很行。
第二个阶段的人,往往有点自卑,所以他们往往带着嫉妒的视角,用病态的视角看待那些比他们更强的人。
而第三个阶段的人,往往有点自大,下意识的忽略别人的长处,甚至刻意贬低别人的优点。
带着有色眼镜,你就看不见别人的优点,更没办法向别人学习。
李笑来说过,当他进入了第四阶段,发现了数量惊人的好处,很重要的一个就是:
即使你很讨厌一个人,你也可以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四个递进式的结论:
首先,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成长,而不是别人的好坏。
第二,不要关注别人的「错」和「不好」,这也不该成为你优越感的来源。
第三,你再怎么讨厌的人,身上也一定有很多优点值得你学习,世上没有全无是处的人。
第四,即使你要跟别人比较,也要比较未来,而不是比较当下。
重要的不是起跑线,重要的是终点线。
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你的学习对象,都能成为你的养料来源,你的成长不快才怪。
十五、学会给自己洗脑,永远别走中间状态
前几天我在知识星球说,一定要学会给自己「洗脑」。
很多人的大脑中,装了成千上万的错误理论,日复一日重复这套错误范式,所以生活始终没有改观。
而我们的大脑又非常顽固,总喜欢用「伪辩证法」来进行防御:
你说要给自己打工,他说确实要给自己打工,但职场很黑暗,努力也不一定有成果;
你说年轻人要玩命工作,他说要努力工作很重要,但也要爱惜身体;
你说年轻人要学会理财,他说理财很重要,但理财有风险未必能成功……
发现没有,他们说的对么?当然对,但都是没有用的漂亮话,
越是过得不好的人,越喜欢走中间路线,总是「辩证」地看问题,认为再好的事情也有缺点,再坏的事情也有优点。
各种左右互搏的想法,在他们的认知体系里横冲直撞,怎么着都不行。
说白了,就是瞻前顾后、立场不坚定,面对更高层次的认知,总处于拧巴状态。
我的建议是,如果比你更强的人给了你一个认知和洞察,不管再怎么不认同,都要把新的认知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宁可极端一点、偏执一点,要恨不得贴到脑门上,反复给自己强调,强行给自己洗脑。
我的朋友@内环幕僚长 曾经写过:
以前打工时,前老板有个偶然的机会对我说:“干这行,搞技术是没前途的,谁能搞定客户、拿到项目,谁就是老大”。
这话对么?其实不完全对,也不严谨。但是我当时真的听进去了,在一段时间内,我不断拿这句话提醒自己,并基于客户关系优先,去观察事实,去思考问题。
后来发现,这是真理。在to B的业务中,凡是能搞定客户的,没有混得不好的,搞定客户,就是搞定来钱的入口,不管打工还是单干,路子都很广。
客户优先,就成为了我工作至高无上的金科玉律,在后来的创业中受益良多。
没什么「既要又要」,漂亮话少说,节省时间。
如果你有野心,你就该反复提醒自己:「打工没出路」。
没什么不一定,就这么绝对,打工就是人形干电池,真正勤奋的人不会打工,不要老是给自己退路。
如果你想赚钱,你就该强行告诉自己:「钱就是最重要的」,别说什么钱不是万能的,有钱也不意味着成功。
你应该告诉自己,有钱就是成功,穷人最大的爱好就应该是赚钱,就这么直接。
如果你是贫穷大山里的孩子,「高考就是唯一出路」,考分至上,至于学傻了怎么办,人生不是只有考试?
统统胡扯,这不是现阶段你该思考的,先考出去,考分是一切,考分就是命运,就这么简单。
看看人家华坪女高的口号:「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是不是有点“洗脑”?是不是打鸡血?
是有点。
但你的脑子不洗不行啊亲,矫枉必须过正,药力不到等于无效,不极端、不绝对、不重复,“理中客”,又是左右互搏和稀泥,那你顽固的大脑又占领高地了,你的旧思维永远洗刷不了。
这就是毛教员说的,「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革命不彻底必然失败,妥协到最后没有退路。
总有人问我,有没有什么赚大钱的门道?
我说有很多啊,关键是你能接得住么?
可能看完这篇文章,他又会说,好麻烦啊、太难了吧、不一定吧、做不到啊……
那你说个毛啊,你以为赚钱那么容易呢,做不到你就老老实实眯着。
还是那句话,外不能胜人,内不可能克己,你必然走入恶性循环。
李笑来不是说过么,重要的不是你当下是否值钱,而是你未来一定要非常值钱。
十六、你要拼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毛泽东曾教导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
前不久,在《朗读者》的舞台上,董卿和姚明有一场精彩的对话。董卿说,每一个运动员心里都会有一种荣誉感。
姚明反问:赢了是荣誉感,那输了是什么?
这个反问很突然,连经验丰富的董卿都明显有点措手不及。
好在,只是沉默了一两秒钟。董卿搬出了姚明曾经说过的话,她说,你不是很喜欢特奥会运动员誓言中的一句话吗?让我去获胜,如果不能获胜,让我勇敢地去尝试。
完美地化解了这个问题。
我相信那句回答,是她在牢记姚明成千上百的名言后摘选出来的。哪怕她学识惊人,那怕她身经百战,但依旧会为每一次节目做充足的准备。
这才是她成为央视一姐的原因。
十七、不逼一把,你不知道你有多优秀
在职场,说我可以,比说我不行更难。
老板让做一个PPT,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做过。老板让写一个策划案,你发现自己连作文都没有及格过。
怕干砸了,让别人看不起。但不敢干,却会错失提升或者锻炼自己的机会。
做最难的事,才是人生最好的增值期。
那些攻坚克难的岁月里,不仅让你尽展所学,还要不停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拓展新的人脉、寻求新的圈子。
电视剧《猎场》中,郑秋冬做的第一个大单就是要挖走北京某区副区长曲闽京,许多大的猎头公司都铩羽而归。
但是郑秋冬却没有退缩,从慢慢地接触,到获得曲家人好感,再到设身处地地为曲闽京构思未来,最终完成了挑战,打开了公司在猎场的局面。
有时候,你得逼一下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厉害。
十八、你敷衍工作,工资就会敷衍你
总有些人抱着“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儿”的心理,工作很敷衍,标准也很低。
看到别人卖力地干活,会在心里暗暗地骂一句“傻B。”
让你做一个文案,随便在网上下载一篇,改都不改。让你监督一个活动,你只是打个电话,现场都不去。
不要嫌弃工资少,老板给了你舞台,是你自己没有发挥好。
董明珠进格力的第一份工作,是收一笔经销商拖欠的 42 万货款。在她之前,有好几任业务员都去收过,但都无功而返。
但董明珠却不认输,连续 40 天死缠烂打、斗智斗勇和围追堵截后,终于追回了属于格力的货物,为此,她流下了眼泪。
十九、你以为的稳定,正在慢慢毁掉你
有的人为了躲避压力,一门心思求稳定。十年前,事业单位大家都拼命往里挤,但现在体制改革,许多热门单位被撤掉,人员被裁减。
你以为一成不变的稳定,变成了人生的最大危机。就像前不久,某收费站撤销后,36岁的大姐哭诉自己什么也不会。
与此对应的是,阿里巴巴以年薪40万的高新聘用了第一批60岁以上的资深产品体验师。
83岁的清华学霸奶奶是十几个群的广场舞KOL(意见领袖);62岁的曾大爷有一手漂亮的PS和PPT绝活儿……
一味追求稳定的年轻人,最后都会死于安逸。这个世界最大的稳定,是不断提升自己。
二十、做人要低调,老祖宗不会骗我们的
将自身放低,当成小人物,那么就会把聚焦灯对准别人,特别是客户!
当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花费时间把注意力放在客户身上,那么就成功了一大半。
其实每个人都是爱面子的,但这里有真面子和假面子之分;
很多销售人员害怕拒绝和失败的根源是太爱自己的假面子了。
什么是真面子呢?
真面子就是作出业绩,成为有价值、有实力的人。
发表评论